目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缘山大 > 正文

情缘山大

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

作者:李建军 日期:2012-01-19 点击:

110周年校庆工作已经落下帷幕,今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整个校庆非常顺利,非常成功。中央领导同志评价说:山东大学把110周年校庆办成弘扬优秀文化、促进学术交流、凝聚师生校友的平台,这种注重内容的校庆值得提倡。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是罕见的只有正面报道,没有负面炒作的校庆,堪称大学校庆的典范。这是对我们110周年校庆工作最好的总结,最充分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鞭策。

2010年8月,我校在认真总结合校十周年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在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及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提出了“到建校120周年时,把山东大学初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这个目标一提出,即成为引领和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她为110周年校庆确定了方向,她给110周年校庆注入了力量,她使110周年校庆承载上山大人的梦想,她让110周年校庆的意义更加不同寻常。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校庆的目标;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校庆的灵魂;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校庆的主题;在这里,我们找到了校庆的理念。

回顾总结110周年校庆工作,可以用“突出一个主题,坚持三个指向,彰显四种魅力,总结五点体会”加以概括。

所谓“突出一个主题”,就是以“文化校庆、学术校庆”为主题。这是我们与以前所有大学校庆的最大不同,也是我们对中国校庆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以前很多学校搞过校庆,但为校庆提出一个鲜明主题的,我们是第一次。我们所以提出这样一个主题,最初是为了办出我们的特色。110周年校庆如果没有特色就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效。我们想到了大学的本质是学术,想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大学的第四大职能,想到了文化问题是当今中国乃至人类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想到了我校文史见长的特色。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确定了以“文化校庆、学术校庆”为主题。可是,没有料到是,这一主题一经提出,不仅立即引起全体山大人的高度认同,而且在社会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不仅使我们紧紧抓住了110周年校庆的灵魂,而且也使我们牢牢把握了110周年校庆的内涵。有的媒体甚至把我们以“文化校庆、学术校庆”为主题的校庆说成是大学校庆“风向”渐转的标志。

所谓“坚持三个指向”是指校庆工作三个最主要的着力点。

第一个指向是历史的指向。山东大学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源头,在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影响。110年来,山东大学辗转聚合,历经沧桑,学脉悠长,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品格与风貌。正如徐校长在校庆动员大会上所说的,当奔跑太快的时候,容易把灵魂丢在后面。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就是要通过110周年校庆,回顾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梳理文化脉络,凝练办学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推动科学发展。通过校庆,“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宗旨、“崇实求新”的校风、“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进一步提炼形成。

第二个指向是现实的指向。是指山东大学要通过110周年校庆进一步拓展空间、获取资源。一是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进一步组织校友的力量。校友工作是这次校庆工作的亮点。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三是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特别是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国内合作与筹资工作也是这次校庆的亮点。

第三个指向是未来的指向。是指山东大学要通过110周年校庆进一步明晰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目光进而投向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远。校庆期间,学校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开展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奏响了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军的号角。同时,作为指导我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攀越计划》也已初步形成。我们就是要通过110周年校庆,动员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所谓“彰显四种魅力”是指110周年校庆所取得的影响。

第一,110年周校庆充分彰显了文化的魅力。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根本原因。110周年校庆坚持以文化为主体,文化活动成为校庆一大亮点。以学校为主策划、设计、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10多场,以学院或学生社团为主组举办文化活动数百场。其中,有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庆典大会;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校庆晚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百年墨缘----校庆名人名家书画展”;激情洋溢、美轮美奂的“梦想与行动----山大之夜”;大型清唱剧《江姐》巡回演出;红色电影文化月活动;网络媒体进校园活动;山东著名书画家进校园活动;《人民日报》进校园活动;“国际友好大学展”等等。校庆期间,还编印出版校庆图书十余部,举办各类校庆专场文艺演出60余场次,举办各类文化展览活动50余场次,其中仅书画文化活动就达11场之多。一场场文化活动,一道道文化盛宴,不仅以其特有的文化穿透力和感染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山东大学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内涵。

第二,110周年校庆充分彰显了学术的魅力。学术是大学之本,是大学赢得社会尊重的最根本的原因。110周年校庆坚持以学术为主题,充分利用山东大学历史悠久、学科齐全的传统优势,积极搭建平台,邀请学界大家,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学术活动;各学院、各学科更是根据各自的特点,有的举办国际会议,有的举办高端论坛,有的开设系列讲座,有的组织深入研讨。其中,“国际大学校长论坛”、“中日韩工科研讨会”、“山东大学、哈佛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论坛”,以及围绕《文史哲》创刊60周年及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围绕程林教授科研团队参与合作的AMS项目等举办的高端学术活动,在海内外学术界、科学界都引起了强烈反响。校庆期间,共举办高端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1100多场,全校各学院基本都举办了国际学术会议或高端学术论坛,其中,有的学院举办了庆祝建校110周年系列学术讲座,95%以上的教授以不同形式为学生作学术报告。特别是九、十月份,学校着力推出学术文化月活动,编印《山东大学校庆110周年学术活动月活动指南》,邀请海内外著名科学家、学术大师先后走进校园,参与学术校庆活动。在山大的校园里,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交汇碰撞,最新的学术思想、最新的学术成果展示传播,学术活动之密集、学术领域之广泛、学术思想之自由、学术氛围之浓厚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学术活动成为这次校庆的最大亮点。

第三,110周年校庆充分彰显了山大的魅力。校庆是学校凝心聚力的契机,也是学校形象展示的平台。通过校庆,山东大学的历史源流进一步清晰,我校作为“中国近代的起源性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大学制度奠基性大学”、作为“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做出独特贡献大学”的历史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凸显;通过校庆,“开放灵活的办学理念和选材机制”、“不拘成规、不落俗套、唯才是举,为各种类型的人才提供最自由、最充分的成长空间”、“开放办学与实现大学的国际化”等办学经验得到全面总结;通过校庆,“以基础研究见长、文史见长,文理工医及新兴学科各具优势”的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通过校庆,山东大学实施“十百千杰出人才计划”、“学术振兴行动计划”、“国际化战略2015计划”、“服务山东行动计划”、“协同创新计划”,努力把山东大学办成彰显“德性、思想性、创新性、特色性”大学,办成“最受人尊重的大学”,办成“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最有代表性大学”、“到建校120周年时,把学校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与抱负进一步坚定;通过校庆,对校歌进行了成功修改,创作了山大校友之歌《我的山大我的家》,从而使我校的歌曲形成了包括校歌、山大之歌、校友之歌等在内的一个更加完整的体系;通过校庆,学校博物馆、中华文化体验馆、校史馆、图书馆等学校大型文化场馆得到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众多承载学校历史的文化收藏得到了更好的展示;通过校庆,知新楼、体育馆等大型地标性建筑相继落成,具有齐鲁文化象征的大成广场、稷下广场和以开放、包容、俊伟为特色的新建中心校区大门的先后竣工,不仅极大地改变了校园的视觉面貌,而且大大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美感;校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这次校庆的又一大亮点。总之,通过校庆,山东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学校与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校友的情感与联系更加密切,包括世界各地校友在内的全体山大人的自豪感、自信心和使命感进一步增强。

第四,110周年校庆充分彰显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魅力。110周年校庆不仅仅是时间坐标上的一次庆祝和纪念,她的重大意义在于宣示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雄心和勇气,是我们向世界一流大学目标进军的誓师动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参加完庆典大会时说,山东大学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非常及时的。这是部领导对我们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充分肯定。校庆期间,通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讨论,大家在对山东大学所处的历史方位,对我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对我们具备的条件与困难,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规律都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共识,坚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念。

目前,虽然世界一流大学对山东大学来讲还只是一个目标,一份蓝图,但她的魅力已经深深打动并融入山大人的情感,她像一座灯塔一样在引领着山东大学前进的方向。

总结110周年校庆工作,有以下五点体会。

第一,110周年校庆始终得到党和国家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吴邦国委员长亲笔题写贺信,温家宝总理办公室也专门打来电话祝贺。吴官正、刘延东、姜春云、陈至立、李建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专门发来贺信或题词,韩启德副委员长、许嘉璐副委员长、罗豪才副主席还亲自出席庆典大会,这些都给我们以很大的鼓舞和信心。校庆前夕,刘延东国务委员、严隽琪副委员长、姜异康书记、姜大明省长等国家、省领导还专程来校视察工作,对校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作出明确指示。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济南市委、市政府等各有关部门对我们办好校庆的各项活动都给予了极大帮助和支持,从而为我们办好各项活动提供了前提。

第二,突出文化与学术是确保校庆成功的灵魂。“文化校庆、学术校庆”是110周年校庆工作的主题,也是贯穿整个校庆工作的灵魂。有了主题,就有了方向,就有了特色,就有了衡量哪些活动应该搞,哪些活动不该搞,哪些活动应该怎么搞的标准和依据。特别是由于我们把文化和学术定为校庆主题,高度符合当今中国时代发展的要求,深刻体现了大学的本质。因此,只要我们很好地坚持这一主题,我们的校庆活动就自然会受到师生的喜爱和社会的关注,就自然会推动学校事业健康发展,就自然能够达到我们校庆工作的目的。

第三,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校友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是确保校庆取得圆满成功的坚强后盾。110年周校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百年墨缘----校庆名人名家书画展”,一经启动立即受到书画界的积极响应,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先后征集海内外名家作品150余幅。其中国学大师饶宗颐,社会文化名人廖静文,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中国美协主席、著名画家刘大为,中国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海等当今顶尖级书画名家都为活动赠送精品佳作。特别是徐悲鸿大师夫人、89岁高龄的廖静文先生亲手书写“孔孟之乡,中国文科大学之母”赠送我校,在国内高校,特别是文科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新闻媒体更是对我校校庆给与了积极的关注和大力支持,新华社等数以百计的新闻媒体对我校的校庆活动做大量报道,其中腾讯网、视友网等网络媒体开设了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

广大校友对校庆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更是不胜枚举。在校庆的日子里,哪有难题哪就会有校友来帮助。体育馆的落成是与老校友项怀诚的贡献分不开的,中心校区大门和新建广场的落成是与宋文瑄、张海鹏、张体勤、郝书辰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书画征集与展览的成功是与王文章、蒲增繁、唐建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八马同槽”雕像的落成是与杨希珍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罗荣桓元帅雕像的落成是与王锋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蒋维崧雕像落成是与刘绍刚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校友之歌《我的山大我的家》的创作成功是与韩军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校庆晚会的成功是与毕福剑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我们的校庆联络、宣传等许许多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是与李晓鹰、张建国、颜世元、李挺、梁晓涛、许士平、周健民、杨金月等校友的贡献分不开的,如此等等。通过110周年校庆,我们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校友有多大,母校就有多大;校友有多高,母校就有多高”这句话的意义。校庆活动得到了海内外校友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海内外所有62个校友会全部参加了校庆活动,有的还在当地专门组织了校庆活动。其中各地校友会选派参加庆典大会的代表330名;校庆期间,29个学院的200多个班级组织集体返回母校,全年校友返校总人数超过3万多人次,直接参与校庆活动的人数达到13万之多。正是有了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我们的各项活动才更加顺利,更有激情,更富成效。

第四,以学院为基础,积极营造人人关心、全员参与的氛围是确保校庆圆满成功的基础。110周年校庆得到了全校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拥护和大力支持。全校各学院、各单位根据各自的特点,紧紧围绕“文化校庆、学术校庆”的主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文史哲》举办的创刊60年庆祝活动、能源与动力学院结合AMS的发射成功举办高端学术活动、外语学院承办的纪念吴富恒教授诞辰100周年学术活动、历史文化学院精心组织开展的院史编纂活动和社会筹资活动,物理学院、材料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国政学院、信息学院、哲社学院、土建学院、法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组织开展的氛围营造、学术论坛和文艺活动等等,都极大的丰富了校庆活动的内涵。尤其是医学院、数学院、药学院等结合自己的院庆,为校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广大学生是举办校庆的主题力量。他们不仅是数以百计的文化活动和数以千计的学术活动的听众和受益者,更是各类活动、各项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积极奉献者。校庆期间,青年学生组织开展了“山大红”师生亲情红丝带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梦想与行动—山大之夜”大型行为艺术活动、“迎校庆、讲文明、重礼仪”活动等一系列符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校庆活动,提出了“世纪山大,薪火相传;校庆有我,志愿先行”的校庆志愿服务口号。校庆期间,有近2000名青年学生注册了学校志愿者队伍,有上万名学生以各种方式参加了各学院和各单位的校庆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广大学生志愿者细心服务,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展示风采;有的志愿者身体不适依然坚守岗位,还有的志愿者接到家里亲人发生重大变故的消息,还要坚持把所负责的工作做完之后才告知老师和同学。这种“人人关注校庆,人人参与校庆,人人奉献校庆”的精神不仅为各种校庆服务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山大人热爱学校、关心学校、奉献学校的品质与风貌。

第五,加强领导,精心组织,通力协作是确保校庆圆满成功的重要保障。

学校党政领导对校庆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书记、校长亲自挂帅,多次听取校庆工作汇报,并就校庆主题、指导思想、总体方案等关键决策性事项作出明确指示。从校部机关和学院抽调了30多名精兵强将,组成精干、敬业、勤奋,有吃苦和奉献精神的校庆工作团队,为校庆的成功举办提供了组织保障。校庆期间,后勤保障系统、安全保卫系统、嘉宾接待系统以及直接参与校庆工作的同志,坚持“奉献山大我之使命,服务校庆我之光荣”的信念,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克服困难,勇于担当,通力协作,高效运转,为校庆工作付出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10年周校庆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110周年校庆所表现的高度文化自觉的精神、坚持学术至上的精神、勇开风气之先的精神、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精神,既是我们山东大学优秀文化基因的传承,又是我们优秀文化传统在新形势下的发展,这些对我们未来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同时,110周年校庆也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的记忆。这里把最难忘、最感动的四句话再重复一遍,和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句话:“我要把母校装在心里”。这是项怀诚老校友在出席新体育馆落成典礼时说的。体育馆也是在他的大力帮助下建成的。体育馆竣工,项怀诚校友不顾刚刚从外地返回北京的疲劳,立即取消了其他安排,决定来母校参加活动。项怀诚校友在落成典礼讲话开始时,从贴身的胸前取出一朵胸花郑重地说:“这朵花是母校给我佩戴的,我要把母校装在心里!”这句看似朴实的话,是项怀诚校友对母校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数十万校友对母校的情感的真实写照。

第二句话:“孔孟之乡,中国文科大学之母”。这是廖静文先生在为庆祝山东大学建校110周年的题词中写的。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廖静文先生对山东大学的尊重,也充分表达了先生本人乃至全社会对山东大学的期望。廖静文先生不是山大的师生和校友,但她是极具影响的文化名人,她的评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这句话一经发布,在全国高校,特别是文科高校引起了极大震动。

第三句话:“山东大学有一股昂扬向上的气势和力量”。这是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同志在参加完我们10月15日的庆典大会之后说的。他说,看了山东大学知新楼、体育馆拔地而起,看到山东大学校园的巨大变化,看到庆典大会上山大人的精神面貌,感到山东大学有一股昂扬向上的气势和力量。

第四句话:“山东大学确定到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是科学的,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是吴邦国委员长在我校给他的感谢信上的批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我们山大人的共识,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世界发出的宣言和承诺。

令人难忘的2011年已经过去,110周年校庆这台让人震撼的大戏也已落幕,但山东大学的历史指针已经拨向未来。再有十年,我们将会实现初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再有20年、30年,我们必将会完全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这是历史的重托,是所有山大人的梦想,让我们以此为新的起点,抓住机遇,奋力攀越,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把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蓝图在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画面上壮丽展开。

作者:校党委副书记 110周年校庆工作办公室主任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