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2016年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双校德国校友会年会举行

作者:编辑/魏金平 日期:2016-12-22 点击:

11月26日至27日,在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山东大学德国校友会 (SDUAAG) 和东南大学德国校友会 (AASEUG)共同举办了2016年年会。本次年会获得了驻德使馆教育处和社会各界新老校友以及德国一些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近150位嘉宾与校友到场参加。

此次年会,欧洲科学院院士,耶拿大学教授,山东大学校友汪兆琦教授首先发表了开幕致辞,为年会开了一个好头。2016年,正值国家加速推进科技产业升级,海外人才形成归国大潮。在此背景下,针对“海外人才发展和归国服务”这一主题,与会的嘉宾与校友们进行了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深入讨论,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会上,山东省政府驻德国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惠宏玉先生致辞。介绍了山大悠久的历史,并讲述了自己与山大的深厚情结。他提到,“两校校友都是青年一代中的人才”,并鼓励各位学子承前继后,传承历史,继往开来。同时,山大校友会会长王晓峰博士,东南大学德国校友会会长高梓尧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校友会自成立以来的活动和发展情况。

此次年会,乌尔姆大学国际处主任Lücker博士到场表示祝贺。乌尔姆大学自2002年以来一直与两校保持友好合作,是在场众多校友的母校。Lücker博士向大家介绍了乌尔姆大学同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新的U5战略计划,特别是博士及以上层面人才联合培养的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大会也涉及到校友们海外归国的问题。青岛中德生态园和中德科技创新中心两家机构,为校友们介绍海外人才归国服务。来自青岛中德生态园的沈雷先生详细的介绍了生态园的发展、格局和科技侧重。他向两校校友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并对人才归国的待遇和条件做了详细说明,让校友们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和实际的考虑。

年会进行过程中,专门组织了洪堡论坛环节,论坛围绕“对德第一印象”、“留在德国还是回国工作?”和“未来三十年,中国科研和德国科研,谁会更好?”三大方面展开讨论。山东大学校友汪兆琦教授(耶拿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程净东博士(慕尼黑大学基因中心博士后)和刘小君博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化学院高级研究员)作为嘉宾参与讨论。由于话题与每一位在德校友密切相关,因此也受到校友的高度重视,谈论内容也为校友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思考方向。

最后,年会还组织了晚餐、酒会以及第二天慕尼黑郊外Andechs修道院的郊游活动,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各校友搭建了一个增进了解、联络情感的良好平台,山大校园会也受到东南大学校友会的高度评价,两校校友会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

附:本次年会,山东大学德国校友会进行了理事会的换届选举,选举出了新一届理事会。现公示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