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情缘山大 > 正文

情缘山大

校友刘功业:一位老师和10个青年的缘分

作者:甄鹏 日期:2011-09-30 点击:

盛夏七月。酷热难当。

山大校友聚餐相会的房间,定在祈年湾。天津水上公园北路的一家奇石博物馆,也是餐饮名店。把石头坚硬的具象,与精美鲜香的菜肴和醇厚丰盛的美酒相结合,这需要勤于行走在山水之间的收藏家那独具的慧眼和大胆的想象。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部红色剧:革命者永远是年轻。哪怕已经是90岁。

对于这些自己的子女也都已大学毕业的人们来说,年轻,是一个多么敏感的词汇。有些温暖,也有些刺痛了。岁月,拧出一把把的汗水。宁愿它就这样停留在装着空调的房间里,哪怕不再经历春夏秋冬的更替。心灵,这个离不开感情的尤物,借助着科技和机器的调制,终于感到舒服一些了。

青春是可以交汇的。当年的青春,现在的青春。一个老人的青春,许多个学生的青春。

风华正茂而又充满幻想的青春,对于每一个人,都是生命旅途中永远的亢奋。即使29年过去,眼睛里依然放射着同样明亮的光芒。

对于当年的10个天津青年,在人生的坐标系上,天津,济南,不相连的两个点之间,怎样有了一条从此相连的直线。

这是一种历史性的机遇。又有着很多的偶然性。

这一切,就与眼前的这位70岁的老人有关。29年前,身材高大的王成彦老师,当年也是一个35岁的帅小伙子。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不久,携他青梅竹马而又俊秀高雅的夫人一起调入山东大学物理系。就在1978年的那样一个夏天,带着使命来到天津。而且,被天津教委客气地赋予在天大、南大本地一类院校之前先行调档选录学生。

物理系的,光学系的,10个人都是理工科。

大家相互端详着对方。有的一直保持着联系,有的则是毕业后就未曾相见。

当年的10个天津籍学生,如今坐在一起,用着一种怎样的目光回顾着自己,也辨认着别人呢?其实,今天真正坐在一起的,不足10位。大家各自奔忙,国内国外,风雨倥偬。真正做到心态悠然的,并不多。没有能够坐在一起的,靠着网络和电话,和老师、同学交流着,也感慨着。

看不出啊,你还是这么年轻?什么啊?你比我大不了几岁,都是过五奔六的人了。你的头发还这么黑?什么啊,这不是染的吗!就谁谁谁没有变,还是原来的那么瘦。谁谁谁一头黑白参差,反而更显风度。

大家相互品评着,也喟叹着。

一位同学说,谁会想到,现在最不愿意听的一句话,就是五十来岁,就成了人家眼里嘴里的老先生了。想想自己还觉得是青年呢,还是壮怀激烈,梦想依然呢,怎么就忽然老了呢?

一位同学说,现在都不敢参加校友聚会了,看人家80后,90后的都毕业了,在一起叫你师兄显然不合时宜了。叫师叔的有,叫师爷的也有了。看他们,才是让人艳羡的青春啊!

一位同学忍不住骂了一句:这狗日的时光!

就在这狗日的时光里,大家行走着人生,成就着事业,也在不经意间苍茫了岁月。“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来觉得非常遥远的事情,现在竟然身临其境、迫在眼前了。

在中德培训学院当教务长的胡农,两年前,因为在芬兰工作的王月仁回国,大家一起相聚过。现在,学院已搬到了津南的海河教育园区。他也从官位上退下来当了专职授课的教授。

今天做东的许继,祖籍福建,出生在天津。当年在海河中学就读,凭着很突出的高分,本来可以提前一年上北大或者清华的。却因为原来工作单位在调档中的疏漏,推迟了一年才上大学,中间颇多纠葛,于是成了这10人中的一员。他家学深厚,父亲世交广泛,寿达九秩,上个月,刚刚过世。曾经是一位追随詹天佑其后的著名铁路工程师。曾经是山大物理系高材生的老许,后来却改行创办了一家新天地投资公司,做期货,做股票,做工程,做投资,也组织大型文化演出,早就完成了财富积累,事业也越做越大,成为校友名人榜上的佼佼者。任凭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宠辱不惊。2007年,他获得了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命名的第四届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与中国人寿总裁杨超、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江铃汽车总裁陈远清等百名杰出经理人在香港出席了颁奖典礼。在风云诡谲、惊涛骇浪的国际金融市场上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大将风度。这也影响着他的人生态度。

听说新校的山字形校门要改了。听说4号宿舍楼已经拆了。听说文史楼改成了财务处。听说今年的110周年校庆会很盛大。回忆着学校里的老师、学风、建筑、小树林、老校舍。学校点点滴滴的发展和变化,激动人心。感情点点滴滴的珍藏,充满温暖。

王成彦老师和同学们感情深厚不是偶然的。老许依然记得,当年在学校,家是北京的王老师夫妇,周末时候常常会把天津、北京的几个同学叫到家里改善伙食。他说,其实,也就是大拌菜、老北京的炸酱面、猪肉烩海带,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些就很珍贵了。一顿家常饭,也谈学习,谈人生,这也让他和这些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那位个头不高的康波,任凭头上白发秋风,宁愿保持着一种真诚。也是拥有了5、6座商铺的经营规模了。

王天培,一如既往的保持着热情。他的父亲当年在一家铁路工厂工作,有近水楼台之利,所以,经常为同学们买回校的火车票。他在学校时就潇洒倜傥,一表人才,现在风度和酒量都依然了得。毕业后分到天津激光研究所。6年后在鞍山西道科贸街上打拼出一片天地。现在是一家电子公司的老总。生意也是做得风生水起。孩子们也争气,儿子现在美国名校硕博连读,女儿在天津保送外国语大学。经营管理和家庭教育,都是有一套成功经验的。

王月仁,毕业后先是在天津一家光学仪器厂工作,后来出国打拼,历经艰辛,做到了诺基亚的高级技术主管,但是,仍然无法割舍一份乡土情怀。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回国发展了。

老胡想起来,10个天津青年走进山大校门后,还照过一张合影呢。这让大家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起来。这太珍贵了。老许喊着,老胡你要负责,把这照片扫描,翻拍,传给大家。一会儿,又嘱咐一遍,总怕他回头忙起来给把这事忘了。

大家怀念当年改变了自己命运的高考,也怀念当年自由开放的文学思潮。这带来了那个时代之后不可多得的文学繁荣。王老师除了他的物理专业,也喜欢研究《红楼梦》,对中西方文学非常关注。说起那些文学大家的作品,也都头头是道。

王老师关心着学生们每个人现在的情况。学生们也关心着老师的身体。甚至包括老师在当年青涩的恋爱故事,也在爽朗的笑谈中一一得到了满足。

尽管我这个山大校友,不是当年那10个天津青年中的一员,但我还是愿意记下这个故事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