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学院校友会 > 哲学系七七级、七八级

  • 哲学系七七级校友纪念文集《如歌岁月》出版发布
    在庆祝山东大学建校122周年之际,10月13日上午,纪念文集《如歌岁月》出版发布暨山东大学哲学系77级毕业41周年座谈会在中心校区校友馆举行。山东大学校友会会长、原校长樊丽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芦延华出席活动。活动由山东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哲学系77级校友方宏建主持。哲学系77级班长、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委员会主任李宏祥介绍了《如歌岁月》的写作、编辑、出版过程并表示,昔日同窗在花甲和古稀之年倾注共同心血的《...
  • 如歌岁月|序:哲学系七七级同学回忆录(山东大学前校长 樊丽明)
    近日,宏建、李芹同学嘱我为哲学系七七级纪念恢复高考45周年暨毕业40周年文集作序,欣然应允。
  • 如歌岁月|后记:哲学系七七级同学回忆录(哲学系77级校友 李宏祥)
    《如歌岁月--山东大学哲学系77级毕业四十周年纪念》即将付梓。这是我们班的一件大事、喜事,值得庆贺。编辑组的同学嘱咐我在出版之际说几句话,作为曾经的班长,我欣然领命。
  • 如歌岁月|大学生活拾零(哲学系77级校友 王志功)
    1978年初夏一个平常的夜晚,紧张的上课和自习后,熄灯前的十来分钟,同宿舍的老大哥们谈及某同学日后必有大的发展时,纷纷开玩笑说,到时我们靠写回忆也能成名成家,比如“某某的大学时代”,“我所认识的某某”,“某某二三事”……现在到了这样的时候了!同学们如今功成名就,我也可以借助这些现成的题目来做点文章,忆念山东大学哲学系七七级那个人人朝气蓬勃、个个好学上进的集体,回望那个花儿香鸟儿鸣的青春时代。但我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惭愧,惭愧。
  • 如歌岁月|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哲学系77级校友 侯培德)
    南薛庄上小学时开始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村里路边的大墙上看到了“百丑图”(文革时期“走资派”的图像),学校组织游行,打着三角彩旗,上面写着“打倒中国的赫鲁晓夫”,街上墙上还写着清理阶级队伍的标语“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从小的意识中,就对阶级斗争有了朦胧的印象。
  • 如歌岁月|致敬1977 致敬母校(哲学系77级校友 肖连生)
    参加1977年高考,并成为山大的一名学子,结识了一批品德高尚、奋发图强的优秀同学,这是我一生的重大转折和荣幸。今年是我们哲学系77级毕业40周年,读了同学们朴实生动的回忆文章,深受启发和鼓舞。这些回忆也把我带回到40年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校园生活,再次重温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 如歌岁月|大学闺蜜(哲学系77级校友 李芹)
    从小到大我在不同环境下都曾有过闺蜜,有的闺蜜至今仍借助互联网在远程频频交往,但自己深以为最亲近、最温暖、最稳固的闺蜜莫过于小翟。小翟与我大学同班,也是历经四年的舍友。从不到21岁认识她,如今已到66大顺之年,我仍习惯叫她小翟。
  • 如歌岁月|回望那年高考(哲学系77级校友 李芹)
    在我们班纪念毕业四十年征文中,几位学兄均细致描述了自己参加高考的感人故事。今年恰恰是恢复高考制度45周年,每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高考岁月,就我们班而言,几乎所有人(王志功除外)都是中学毕业若干年历经艰辛才迎来了高考,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偶然,让我们结成了一个班集体或叫学习生活共同体,回忆高考自然成为大家生命历程中的永远话题。时逢一年一度高考进行时,我把五年前为纪念恢复高考40年所写的小文《回望那年高考》重新修改一下,发给同学们,以此纪念1977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高考和大学毕业四十周年。
  • 如歌岁月|我在山大(哲学系77级校友 马士岭)
    我爱山大,不仅因为山大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而且她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从大学毕业,倏忽之间已过四十年,正如古人说的光阴似箭如白驹过隙。而今我们班最年轻的同学大概也快到退休的站点了吧?只是就自己而言,只是虚度了春花秋月,却没有多少可足道的经历和事迹。从这一点上说,自己的心中一直存着羞与人说的愧色。看了同学们取得的业绩和功成名就的事业,衷心地祝贺,当然也与有荣焉。固然,平平淡淡亦是生活,总有一点深思可以写下,权当此生中的一个合式的小结!
  • 如歌岁月|难忘的一天(哲学系77级校友 曹晓武)
    山大毕业后,从1982年3月至2017年8月退休,我在山东省台办工作共三十五年半,经历了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期间,曾31次赴台湾考察参访,参与了在鲁台两地举办的经贸、文化、教育、旅游、科技、农业、青少年等交流活动,结识了许多台湾朋友,创立了“鲁台青年交流季”“台资企业走访季”等品牌活动,推动了全省对台交流、经贸、台胞投诉协调服务和高校合作等工作体系、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为促进鲁台合作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努力践行“服务中管理,管理中服务”和“三用三多”(三用,即做台湾人民的工作要:用心、用情、用智慧;三多,即作为一名对台工作干部要做到:多学、多干、多合作)的工作理念,2011年被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授予“对台工作特别奉献奖”,201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给予记一等功奖励。
共35条  1/4 
首页上页